活動報導
類別得獎人機構/公司主要事蹟
傑出總經理獎

汪光夏

1

牧德科技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汪君畢業於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工業工程博士。是台灣AOI大廠牧德科技的創辦人,在短短13年內,即帶領牧德成為年獲利逾2億元的上櫃公司,汪君研究領域一直專注在影像處理與研發管理,在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期刊等發表過40餘篇學術論文,個人發明專利也超過30項。在1998年,看到電子產業中AOI機械視覺技術取代人員目檢的時代趨勢,因此創辦牧德。專注於研發,尋求避開紅海競爭,力求創新突破,加上能洞察客戶需求,因此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引領牧德成為台灣AOI大廠,全球PCB製造商已有70%使用牧德的AOI設備。                                                                                                                                                                  

       汪君的理念是致力於成為業界頂級機械視覺模組與系統的專業設計公司,且為印刷電路板業界帶來前所未有的檢測設備,提升我國製造品質。除了媲美國外強敵的品質,系統穩定度也跟著提高,設備能力甚至開始超越國際同業,為台灣創造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持續提升技術讓台灣PCB產業能增加良率及效率,進而能夠在國際市場攻城掠地。

        在經營管理的領域,不斷進行內部流程的改善及組織的革新,如:建立24小時客服、客戶意見的回饋機制、組織SOP的優化、KPI的引進,都讓牧德成為客戶的最佳合作夥伴,104年4月獲頒由經濟部主辦的「第三屆卓越中堅企業獎」。

     在管理上強調工作要用心做,並非只是用力做,要注意工作對象的感受,從公司接待人員為客人倒茶水可一窺端倪,茶杯的把手永遠朝向客戶順手拿到的一邊。主張「不二過」,允許犯一次錯,可視為學習的成本,應立即訂出辦法,防止相同錯誤再次發生。秉持著重視家庭、服務、用心、創新等四大信念,努力打造一個有競爭力的「幸福企業」。汪君強調工作與家庭並重,亦重視社會責任,並不定期響應社會弱勢及慈善團體之相關活動,並提供社會弱勢族群就業機會。

    汪君在經營管理及研發能力培育員工方面具有傑出績效,為一位優秀的總經理,足為學習典範。

傑出總經理獎

沈士傑

2



力旺電子公司總經理

  沈君畢業於清大電機工程研究所博士。他發明近80件的專利,並發表25篇專業技術論文,其發明之半導體記憶專利,獲得國家發明金牌獎,更是力旺電子的核心技術,也是力旺電子領先業界出版的專書「Logic Non-Volatile Memory」主要作者之一,在半導體研究領域有傑出表現,受邀擔任過國際性論壇“Solid State Devices and Materials”之科技委員。

        沈君於創始初期即加入力旺電子,以卓越之領導能力,帶領力旺電子之研發團隊以及行銷團隊,在技術開發及公司營運目標上,投注諸多心力,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50億個IC產品,嵌入使用力旺電子所提供的核心技術,力旺電子之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技術在全球能夠佔有一席之地,沈君作出相當重要的貢獻與成就。

       自2009年擔任力旺電子總經理,更全力帶領團隊持續創新,超過400件以上的國內外專利佈局,使力旺電子能夠擁有堅強的智財權保護,也成為公司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而力旺電子更創下全球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廠商首例,於2010至2014年連續五年榮獲台積公司「IP Partner Award」,表彰力旺電子在技術創新與客戶服務的高度成就。富比士於2010與2011年度評比力旺電子為「Asia’s 200 Best Under A Billion」,中芯國際於2012與2013年度頒發「最佳IP合作夥伴獎」予力旺電子,均充份肯定沈君帶領的力旺電子團隊所展現的卓越績效。

       沈君擔任經理人的傑出表現,深獲各界的高度肯定,在2007年獲得資訊月之「傑出資訊人才獎」,2012年則獲得清華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傑出校友」。又熱衷參與產業界事務並樂於回饋母校,現擔任清華大學電機系友會長,其傑出表現與領導力足以為後進之表率。

傑出研究發展管理獎

陳光榮

3



工業技術研究院顯示中心副組長         陳君畢業於東海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碩士。陳君借由產業界豐富與紮實之OLED研發與量產經驗,帶領工研院內跨單位之RD Prototype研發團隊,協調資源整合軟性阻氣基板、軟性電晶體背板、軟性OLED、軟性封裝、軟性投射式電容觸控薄膜與雛型品系統整合等各技術負責單位,挑戰顯示中心成立以來仍未嘗試之技術整合,例如,第一次挑戰7吋高解析度310ppi、第一次挑戰GOA整合之軟性LTPS-TFT、第一次挑戰OLED高解析度Fine Metal Mask、第一次挑戰軟性面板高溫高濕85°C/85%R.H.等等;陳君於帶領團隊期間提出之關鍵技術快速攻堅作法,解決以往跨單位研發所耗費之冗長人員溝通與時程問題,為組織在快速開發創新技術上帶來極大之成效。

        陳君同時以在OLED產業界打下之良好基礎關係,並且推動結合國內、外OLED材料、設備廠商與中心合作案,並負責與國內及國際品牌系統廠之技術研發推動窗口,建立我國軟性顯示產業之上、中、下游供應鏈,以協助我國產業昇級,對組織與我國在OLED研發創新貢獻良多。

傑出研究發展管理獎

 周民元

4

工業技術研究院生醫所副營運長      周君畢業於美國杜蘭大學生化學博士。醫療用蛋白質工程是一門結合生物化學、結構生物、分子生物、細胞生物與免疫學的多領域生物技術,進入門檻極高。膠原蛋白支架技術平台是工研院所研發出來的一個蛋白質工程技術平台,從技術面已經證實其可行性與競爭性。周君運用其生物化學、分子生物、蛋白質工程等專業學養,於研發初期面臨緊湊的時間壓力和克服許多的實驗瓶頸,多年來仍秉持一貫認真確實的實驗態度,帶領堅強優秀的技術團隊長期關注在新劑型、新藥市場,乃為工研院內難能可貴用心投入蛋白質新藥技術開發的研究計畫主持人,除發表重要期刊論文、申請國內外多項專利、獲得院內外各大獎項,並成功創造優異研發成果。 

    優異表現於突破傳統開發瓶頸,建立本土研發蛋白質工程平台技術,以及技術移轉給廠商,帶動國內產業鏈創新研發。除了研發技術能力及成果表現優異,周君也獲得多項的工研院所頒發的高難度研究獎、發明獎、論文獎、創新應用研究獎項。周君於研發管理多年來成果豐碩,足為學習楷模。

傑出科技管理獎

高旭

5

 漢民科技公司協理      高君畢業於交通大學碩士。任職半導體設備業滿20年,其中9年在台灣應用材料以及11年在漢民科技任職。擁有完整的公司營運及業務拓展之制度規劃、推動建置及改善的經驗。在專業領域,熟悉各項國際標準如:ISO 9001 QMS 、ISO 14001 EMS 、OHSAS 18001 、ISO 20000 ITSMS 、ISO 27001 ISMS 、ISO/TS 16949 汽車業品質管理技術規範、IECQ QC 080000有害物質流程管理制度。這些年協助漢民科技拿到五項ISO 驗證(品質、工安、環境、資訊安全、資訊服務),再加上內部推動KM(知識管理)、BKM(217篇)、FSOP(599篇)、HQA(70個改善案例)、KPI Management、QIT(帶領27個團隊)、Quality Training(公司內部講師開課 8個課程)等,對漢民集團所有子公司之新機台開發、製造、安裝、銷售服務及內部營運管理,均有實質上的助益。

    此外,也擔任品質學會講師、理事、秘書長等等要職,工研院安衛中心顧問以及中華大學講師,將業界最實務的經驗傳承給產業組織以及學校教育後進。高君於公司內部TQM管理以及學會組織有諸多優異的表現,足為學習楷模。

傑出科技管理獎

 陳婉儀

6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學院組長     陳君畢業於清華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擔任產業學院企推服務組組長以來表現優異,於組織發展的草創期、紮根期及創新期等三階段都能發揮規劃專長,佐理執行長於草創期建立各式平台與機制,紮根期打穩產品基礎,發展許多協助產業轉型的技術深化課程,創新期推出新世代領導人課程,均深獲科技產業領袖肯定,為組織開創新里程碑。善於帶領跨部門團隊作戰,能知人善任、激勵人心、截長補短,讓每個同仁都能發揮所長,雖無直接管理關係,仍能充分整合各組能量,為組織創造最大效益,是一個相當有領導力的管理者。

       負責企劃部門與國家人才策略研析專案,所推動的各項育成基地、產業人才發展聯盟、產業職能、能力鑑定、產學合作培育人才等多項措施,都被政府採納與支持,其工作所產生的產業效益及影響力是非常的深遠,為組織開創極高績效。

       在策略規劃、流程創新、學習發展以及營運管理多面向都掌握關鍵,為組織設計與推動相關機制獲得傑出績效。同時,在3年一次的任期期滿360度評鑑中,其直屬主管、同儕、與下屬在她的專業能力、領導能力、溝通能力等各層面都給予高度的肯定,顯見是一個具有全方位能力的經理人。

 陳君於從組織發展、營運績效、產業效益、專業能力、或領導與溝通等,均能表現相當的優秀,足為學習楷模。

傑出科技管理獎

 傅如彬

7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服中心副主任     傅君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傅君是工研院的優秀主管,做事負責、進取,所帶領的產業服務中心商機開發與經營組,年年績效名列前茅,且個人亦年年獲得優等績效。

       工研院是世界級的研發機構,所研發出來的技術/專利要移轉給產業界,才能產生效益。傅君所規劃執行的關鍵客戶經營管理業務、多元授權模式及跨領域整合業務,成功擴散該院技術,帶來實質民營收入,且其業務推動模式亦獲得該院2014 推廣服務獎佳作、2012 推廣服務獎銀牌、2011 成果貢獻獎銀牌、2010 推廣服務獎銅牌、2009 推廣服務獎銀牌、成果貢獻獎銀牌等肯定,樹立產研合作典範。

        除了推動產研合作外,亦承接多項政府專案業務,擔任計畫主人或是協同主持人一職,其成效獲政府單位肯定。傅君執行「業務創新模組」,從「多元授權模式」、「跨領域整合」以及「關鍵客戶經營」三大主軸分別展開,使得研發成果不但增加技術授權機會,也提昇產業化效益,同時更因為與策略夥伴間的彼此信任及依賴,使得工研院真正成為具備開發下世代新應用技術能量的創新加值研發組織。在技術擴散及技術商業化方面成績優良,也積極為工研院培育具備MBA才能的人才。

       傅君於科技管理領域整合,並建立創新機制獲得優異成果,足為學習楷模。                 

傑出青年經理獎

廖聰哲

8

 
綠夾克運動事業公司執行長    廖君畢業於交通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於2013創辦綠夾克運動事業公司,設計開發一套軟體服務系統,協助高爾夫球場營運最佳化,透過搭載的在球車上的iPad,球場可以收集、統計、管理、分析球場的營運資料與服務紀錄,既可即時監控球場的服務狀況,更大幅提升球友擊球時的滿意度與流暢度,大幅降低球場塞車情況。此外,透過手機App,球友更可有效管理個人擊球歷史紀錄,以及透我手機所搭載的服務來做自我訓練,降低球友入門學習高爾夫的門檻,也提升球友的擊球樂趣,透過Golface收集的完整球友資料庫,搭配球場提供的iPad軟體車機服務,Goflace將可協助球場作最佳化之排程與管理,大幅提升球場營收與顧客滿意度。                                                                                        

       有別於以往國外高爾夫球場所提供之車機服務,Golface將軟體搭載在現行的iPad系統上,不只功能完整、介面友善,球場初期導入,時程縮短,初期投入成本也大幅降低,並結合手機App優勢,球友的所有擊球資訊以及個人訓練,都可透過手機來與球場作同步,大幅提升球友的擊球樂趣。廖君於2015年獲選潘文淵文教基金會之年輕研究創新獎肯定。

        廖君勇於開創新事業並獲客戶導入,未來續擴展業務模式帶領公司成功可期,足為青年經理學習。

傑出青年經理獎

 林孟德

9

 

普生公司副總經理     林君畢業Santa Clara University 的MBA學位。畢業後在加州矽谷任職於高科技產業數年,深入了解高科技發展與企業運作經營。 

    返台後加入普生公司,在體外檢測試劑領域上,從試劑研發開始協助試劑產品,甚至學習如何操作各項檢測試劑,分析產品在各國際大廠的擠壓下之產品定位,並取得專業醫療級認證;在檢測服務領域上,重新整合行銷市場,將檢驗服務商品化,普生公司過去原是「單一」體外檢測試劑製造廠,逐漸轉型「多元」技術整合,研發伴隨式診斷產品及服務、蛋白質新藥及應用醫材、個人化醫療監控服務等,從過去檢測為起點,搭配醫療服務,走向多角化經營策略,開創新的營業收入。                             

    普生於2014年與加拿大新藥開發公司簽定P113蛋白藥物開發之全球獨家授權合約,其帶領研發部及行銷/新事業數位醫療發展部,共同開發各項保養及保健產品,各成立兩個自有品牌。同時,也積極與學界共同研究P113蛋白藥物的各項延伸性應用,並於今年6月與清華大學共同於歐洲微生物學國際研討會(FEMS) 發表P113蛋白新藥研究成果。

    林君具備帶領研發團隊之經營管理能力,著重於公司人才培育,並獲得多項產品專利,使得公司近幾年有傑出的表現成果,值得青年經理表率。

非營利組織管理獎

 

 張添福

10

社團法人新竹縣盲人福利協進會理事長     張君大專畢業。雖然本身是後天全盲視障人士,但是他眼盲心不盲,不僅自己由發生車禍從人生低谷走出來,培育三名子女都已大學畢業,並任教職,張君願意親自站出來讓自己的故事鼓勵許多相似情境的視障同胞打開心中另一扇窗。

    張君自1993年就開始在協會服務,善用他的熱情、耐心及心理諮商的技巧,使許多的視障朋友走出家庭,融入社會,不僅讓這些視障朋友重拾信心更幫助其家庭正向思考與生活。張君常說:「當你明白你擁有的何其多,人生就是彩色的」,聖經也記載:天主把你關一道門,會再開一扇窗給你。張君於1981年一場車禍失去了視力,從此進入了視覺的黑暗日子,雖無法看見我們所認知的光明,但他用毅力奮鬥的走出了黑暗,並帶給更多視障者人生的光彩。眼中所見的光彩是虛無短暫,心中的光彩才是真、善、美的人生。凡事躬先表率、發揮專長、學以致用,並協助視障者自力更生,利用所學回饋鄉親,是新竹之寶、新竹之光,更足為楷模。

非營利組織管理獎

 

劉月梅

11

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分會長

 劉君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於1997年,由劉君主持之下,荒野新竹分會成立於竹東沙坑仔。她帶領新竹分會長達20年,成為新竹地區科技人參加民間社團的首選之一,是新竹優質的民間社團,參與許多生態保育工作和培養許多生態解說員。同時在有系統的策畫下成立許多子社團,包括以青少年為主的炫蜂新竹一、二、三團等,成為新竹地區最大的推動環保NPO組織之一。

        劉君在1986年帶著學生調查食蟲植物,發現竹北一處山谷還有極少量台灣本土特有的食蟲植物『長葉茅膏菜』。食蟲植物是有特殊構造可以誘捕,消化昆蟲,也就是吃葷的,通常長在土壤養份比較貧療的酸性沙質土壤或濕地。關心瀕臨絕種的植物的她,立即進行研究和搶救。長期管理這片瀕臨絕種的本土食蟲植物的原生棲息地,十多年來,每個星期都有荒野的志工們去挖土,人手一棵棵摘除強勢的外來植物,並作標記與記錄研究,保護這片稀有植物至今。

    IC之音電台與台灣應用材料公司聯合舉辦2015年「看見台灣之後─對土地的承諾」,巡迴竹竹苗12所高中職放映「看見台灣」紀錄片,邀請劉君擔任放映後座談講師,劉君排除困難在三個月間參與10場映後座談,全程陪同學生觀看齊柏林空拍的紀錄片「看見臺灣」。她要求學生思考如何用「加法」增加台灣的美麗,用「減法」減少台灣的哀愁,並引導同學們思考如何從學校出發,切身做起,只要力行節能減碳便可以實踐愛土地的行動。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又將所有演講費捐贈給了新竹分會。

       生物學作家,同時也是荒野總會的李偉文醫師,推薦劉君身兼三職,總是身先士卒的「荒野遊俠」。他曾看到她在跟荒野的自然解說志工示範時,一下子表演沙坑中的蟻獅如何捕捉螞蟻,一下子又飾演暴龍在抓獵物時的爆發力,上她的課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她在學校上課時總是想盡辦法讓學生試著自己思考,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對於一般人眼中的標準答案,她也會鼓勵學生以不同角度不同觀點來重新描述,她的生物課已經不只是生物課,簡直可以說是人生哲學了!

       劉君用心推動生態保育,善加組織協會志工,共用實踐I Care! I can! I Change!的精神,足為學習典範。